10月15日下午,我校开展了静教院附校导师带教青年教师汇报课暨弘文教育集团学科交流周活动。来自静教院附校的范佳薇、江红、王广转、楚娟娟、殷韦君的导师和弘文学校教育集团学科视导团部分学科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小学语文
全体小学语文老师和静教院附校导师、教育集团的老师们一起聆听了朱丹凤老师执教的《猎人海力布》。
然后我们集中文昌楼,按照常规进行活动。首先由朱丹凤老师进行说课,她向我们阐述了她的设计意图。整节课重点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交给学生创造性复述的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评课环节中,静教院附校导师先肯定了朱丹凤老师的教学中的许多亮点。她认为朱老师教态很自然,学生课堂氛围良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朱老师能引导学生对“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无效”这部分留白的内容进行创造性复述,重点抓住了海力布说的第二句话中“催促”一词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海力布催促时的具体语言、动作、神态,通过添加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创造性复述。抓住海力布心情变化这条线索引导学生了解海力布为了乡亲们,不顾自己的安危道出实情作铺垫,更好地让学生从表层、深层感受到海力布的人物形象。在扎实学好第一部分“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无效”创造性复述的基础上,朱老师让学生照样子去学习复述“海力布道出真相变成石头”,让学生掌握创造性复述的方法。任何一节课都不是完美的,都会留下遗憾。殷老师结合当前语文教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她觉得回家作业的设计可以降低点难度,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去拓展。
来自于教育集团的教师代表们也纷纷发表了意见,整个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进行着。在座的教师们都抓住这次机会向静教院附校的专家请教,殷老师的话让我们都受益匪浅。相信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将更上一层楼,也相信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将一如既往地认真、踏实地开展语文教学研究,将我校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全面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小学英语
毛红老师执教了3AM2U2 My family(Period 1)。课堂中,毛老师围绕 My family members 这个主题,基于教材出发,进行文本再构。教学过程达到了连续说话的效果,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孩子们通过儿歌、绕口令、表演等方式学会了相关句型。课堂的最后输出环节,大部分学生可以用本课的重点句型来介绍家庭成员。
观课结束后,教育集团的老师们进行了交流研讨活动。首先是带教老师楚老师进行评课,楚老师表示,毛老师的课输入量很大,看得出,毛老师平时是很注意通过语境带动课堂教学环节的,平时对孩子们的训练很扎实,在课堂最后的输出环节,学生达成度很高,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楚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在图片呈现环节,可以先让学生进行picture reading或者是cover reading,从而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检测,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的放矢。在文本设计方面,两个内容之间可以多一些坡度的设计,强调思维推进的过程。我们学校的小学英语分管领导顾虹老师也对毛老师课做了高度的肯定,毛老师的板书、教案设计、教学评价、教态都是值得每一个教师学习的。
随后,集团成员的老师对毛老师的课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毛老师的教学节奏稳定、扎实,从师生互动可以看出,平时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是培养得很到位,同时,在课堂中还渗透了德育,学生通过感受,领悟到了亲情。
初中数学
中学数学组徐晓英老师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复习》为主题,通过学生对相似的基本图形的总结,串联起整个阶段的知识点,课堂中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从求什么需要什么条件,一步步地理清思路。
课后,静教院导师江老师点评徐老师的课,选题大胆,思路清晰,单刀直入,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解题中发现问题,把问题暴露在课堂中。善用思维导图总结解题思路,在方法上比较到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问题,几个学校的老师纷纷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策略,共享方法。
初中物理
张中帅老师执教新授课《光的折射》。来自静教院附校的范佳薇老师对本节课作了评课和指导。我校物理组,以及平安学校、柘林学校的物理老师共同参与了交流。
在研讨中,范老师首先肯定了本节课的几大亮点。她认为,张中帅老师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做的比较到位,因为这是建构新知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将“光的折射”类比之前学过的“光的反射”,自然而然地将上节课的探究方法延伸到本节课的活动中,使学生顺利达到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另外,在提出问题后,张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或假设,学生进行猜测后,还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或猜测的理由。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提出猜想的思维方法,并使学生明白提出的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
当然,范老师也提出了若干改进的建议。她指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害怕学生犯错,要善于把错误变成学习过程的重要资源,变成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梯!例如在本课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事先无需规定好玻璃块的放置角度,让学生自己从读“折射角”的过程中,发现错误。教师能做的就是让这些“相异构想”充分暴露,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找到原因,从而建立正确的认知。
参与活动的其他老师也畅所欲言,将平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想法进行了现场探讨,获益良多。
初中体育
针对九年级体育中考中的篮球项目,我校金钊老师为九年级3、4男生合班执教《篮球:往返运球上篮》一课。课堂中,金老师设计了多种练习方法,运用道具解决了学生在上篮路线中普遍容易出现的问题。
课后,静教院附校王广转老师、我校体育教研组长吴新华老师、高级教师胡忠英老师以及组内各教师对本节课进行了全面的评课。其中王老师首先对金老师的教态以及对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了肯定,同时指出了本堂课中一些细节的不足,比如在学生主动思考启发方面有所欠缺;吴老师和胡老师在课堂练习强度以及课堂的趣味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评课过程气氛热烈,同样了也给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效,共享优质资源。此次活动促使教师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撰稿:周春花、姜炜黎、王莲莲、徐聪、金钊、沈琳莹;摄影:胡旺捷、姜炜黎、王莲莲;审稿:沈琳莹;供稿: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