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促教、以教促学,打造高效课堂 ——静教院附校导师带教的青年汇报课暨弘文学校教育集团学科交流周活动
发布日期:2019-10-18 11:10:52 作者:弘文学校

1010下午,我校开展静教院附校导师带教的青年汇报课暨弘文学校教育集团学科交流周活动。来自静教院附校的初中语文、英语、化学学科的带教导师和弘文学校教育集团学科视导团部分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初中语文

张晓莉老师执教七年级语文《猫》,张老师以问题链的形式设计教案,借助于两张表格作为支架,通过纵向梳理和横项比较,进行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深层意思的提炼,使学生层层推进,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课后,老师们展开热烈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张老师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脚手架,不仅利用表格梳理文章内容,更注重表格中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有效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同时在适当的时机补充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突破本堂课的难点。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里,带领学生从他们的阅读起点走向更深处,建构学生的阅读思维。

初中英语

冯霞老师执教7A M2U4Jobs people do》。冯老师认真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文本,对教学难点深入浅出,对教学重点大而化之,对教学步骤层层递进,活动设计环环相扣,逐步引领学生深入思考。课堂设计基于文本,但又高于文本,培养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品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师生配合默契,教师的引导自然流畅,学生的回答富有创造力,体现了思考的过程。四十分钟的课堂让学生学有所得,也让教师教有所感。

课后,听课老师就本课展开了积极的点评和讨论,思维的碰撞让上课老师和听课老师都打开了眼界,拓展了教法。大家纷纷表示以后要认真研读教材,基于学生实际上好每一堂英语课。

初中化学

卫晨菲老师展示了《怎样得到氧气》一课,卫老师从工业、实验室制氧气出发,重点讲解了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

随后,静教院的陆老师进行了点评,她指出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完成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比如气密性的检验,或是实验装置的搭建,都可以让学生分组动手搭一搭装置。弘文教育集团的老师们也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进行了热烈地研讨。

一堂课,不仅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更是一种难得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是助推双方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次有益尝试。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撰稿:冯霞、卫晨菲、沈琳莹 摄影:胡杨园 审稿:沈琳莹 供稿:教学部)

 

版权所有 上海市奉贤区弘文学校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318 号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正环路389号   电话:021-67187829